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状况公告(年报)

平顶山市2007年环境状况公报

发布日期:2014-06-1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平顶山市2007年环境状况公报
平顶山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07年平顶山市环境状况公告如下:
  一、环境状况
  1、大气环境
2007年,平顶山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浓度0.116mg/m3,超国家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0.16倍;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0.074 mg/m3,超国家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0.23倍;二氧化氮年均值浓度0.05mg/m3 ,符合国家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降尘量年平均值11.45/平方公里·月,符合国家推荐标准要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按污染负荷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3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5.8%,比上年增长14.3个百分点,全年没有出现酸雨。
  2、水环境
(1)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地表饮用水源: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白龟山水库水质监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 类标准,水质级别为“优良”。地下饮用水源: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周庄水厂水质进行监测,各监测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水质级别为“优良”(光明路水厂全年未开泵取水),全市地下饮用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为“优良”。
2)地下水水质。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7个井位(周庄水厂、张村、二矿水厂、胡杨楼、姚孟村、遵化村、小营村)监测,有57.1%的井位水质级别为“良好”及以上级别(即水质类别达到Ⅲ类标准),有42.9%的井位水质级别为“较差”(即水质类别超过Ⅲ类标准,分别为:张村、胡杨楼、小营)。2007年全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为“良好(Ⅰ类)”。  
(3)河流水质。 2007年全市河流的11个监控断面中,按各污染物年均值进行评价,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的有9个,占全部监测断面的82%;符合Ⅳ类水质标准的有2个,占全市河流监测断面的18%;仅湛河西斜路桥1个断面的水质劣于其相应水质功能要求(断面水质为V类,水质功能要求为Ⅲ类)占全市河流监测断面的9%。全市地表水污染类型为氮类污染、有机污染类型,主要污染因子按污染负荷大小的顺序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
澧河、滚河、北汝河、沙河、入库河流(澎河、应河、大浪河):水质均为Ⅱ类,完全达到了其相应的水质功能要求;湛河是流经平顶山市区的一条主要纳污河流,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5.52,高出全市平均综合污染指数2.6倍,所监控的三个断面中有一个不符合相应水质功能要求(湛河西斜路桥断面),其主要污染因子按污染分担率从大到小排序为:氨氮(69%)、生化需氧量(11%)、高锰酸盐指数(8%)。全市河流水质按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由优到差依次为:沙河、入库河流(应河、澎河、大浪河)、滚河、澧河、北汝河、湛河。
出境河流水质。2007年,我市三个省控出境河流断面(沙河舞阳马湾、澧河舞阳叶舞公路桥、八里河舞钢石庄桥)水质总达标率为84.7%,比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
4)水库水质。2007年对四座大中型水库(昭平台水库、孤石滩水库、白龟山水库、石漫滩水库)进行了监测,四座水库水质均为Ⅱ类,水质良好。
3、声环境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2007年昼间功能区噪声:居住、文教机关区噪声52.6分贝,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噪声53.9分贝,工业区噪声59.1分贝。夜间功能区噪声:居住、文教机关区噪声45.6分贝;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噪声49.4分贝,工业区噪声54.2分贝。交通噪声:2007年共监测城市路段总长度45.965公里,全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6.1分贝,质量级别为“好”。区域环境噪声:2007年全市平均等效声级为53.0分贝,质量级别为“较好”。各功能区噪声与上年相比呈下降趋势。 
二、污染物排放情况
  1、废水
2007年全市污废水排放总量为16882万吨,COD排放总量为28740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6764万吨,废水排放达标量为648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9%,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指标:COD排放量为11378吨、氨氮排放量为1641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118万吨,生活COD排放量为17362吨,生活氨氮排放量2175吨。
市区污废水排放总量为9151万吨,COD排放总量为10808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3736万吨,废水排放达标量358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02%,废水中COD排放量5544吨、氨氮排放量1277吨。
    2、废气
2007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797716 万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41592吨,烟尘排放总量为52807吨。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30101吨、烟尘排放量为49617吨、粉尘排放量为26525;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1491吨,生活烟尘排放量为3190吨。
市区工业废气排放量7721594万标立方米,占全市排放总量的56%;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89896吨,占全市工业排放总量的69.1%;烟尘排放量36199吨,占全市排放总量的73%;粉尘排放量6218吨,占全市排放总量的23.4%
   3、工业固体废物
2007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937.7万吨, 综合利用量687.1万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6.1万吨,综合利用率72.8%
市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65.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91.2万吨,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6.1万吨, 综合利用率 83%
三、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一)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对城区燃煤锅炉实施了综合整治。对姚孟发电公司2×30万千瓦机组进行了脱硫治理;对203套锅炉烟尘处理设施加强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行。取缔了市区的24台锅炉。二是对市区周边矸石山实施了综合治理。督促平煤集团对其矸石山继续实施灭火、绿化和防扬尘等综合性整治,减轻矸石山扬尘污染。三是开展了煤场、灰场的专项整顿。取缔了市区违法煤堆、煤泥堆650多处,东部城郊地区的环境景观有了明显改善。四是采取了部门联动、区域限批和责任追究等措施,督促关闭了923台总产能46.2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关闭了616条机械化立窑水泥生产线,关闭了天宏焦化公司66型焦炉和10家耐火材料厂。对14家焦化企业实施了综合整治。通过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监管减排,圆满完成省定二氧化硫年度削减任务。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对白龟山水库污染隐患,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使水库水质保持了Ⅱ类地表水标准。加大了对水污染企业的治理和监管力度,对重污染企业实施深化治理。3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对122套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有效的监管,并在枯水期对排污大户限产限排。对市污水处理厂加强了监管,督促各县(市)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进度,除叶县污水处理厂正在调试外,其他县(市)的污水处理厂基本正常运行。对市污水处理厂和6县(市)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并严格监管,确保稳定运行。

(三)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在新建项目的管理上,我们严把产业政策关、规划布局关和总量控制关。加大了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管力度,使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得到扭转。完成了市化工产业聚集区和汝南工业聚集区规划环评。2007年全市共新上建设项目313个,新投产项目30个,环评审批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为100%

(四)生态保护工作。编制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创建了16个生态文明村并通过了验收命名。舞钢市生态市(县)创建规划通过了省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完成了年度创建任务;汝州市寄料镇完成了环境优美小城镇建设任务,宝丰县赵庄乡完成了创建环境优美小城镇规划。

秸秆禁烧工作。2007年秸秆禁烧工作采取“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监管两级,追究县级”的原则,完善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实施方案。通过强势宣传、遥感监测、部门联动、日夜督查、及时问责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去年全市累计投入禁烧资金4360万元,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焚烧秸秆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五)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对全市134家销售、使用涉源单位的701枚(套)放射源及射线装置进行了全面调查,实行了全过程的身份证管理制度;对废弃的43枚予以了安全处置,安全处置率达到了100%

(六)环境执法及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违反环保法规的建设项目进行了集中整治,先后查处神马氯碱等80多家企业建设项目违法行为。初步建立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了监测监控机制,监测站的大气室和在线监测中控室及环境监察支队三个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的联动制度,有效地遏制了企业偷排和超标排污行为。今年共受理来信来访和省局批转件87件、环保热线投诉1317起,全部予以处理、回复。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全市没有发生一起污染事故,确保环境安全。

(七)环保宣传和对外交流工作。在宣传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断创新载体、改进手段、丰富内容,在全市掀起了学习环保法律法规的热潮。去年以来,我们组织了专题培训班,举办了有40多家企业参加的环保知识竞赛活动,并组织环保专家到企业进行专项调研。开展了鹰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环保工作,发挥了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对外交流取得突破,德国德中环保促进会与我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订了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同时在我局的积极协调下,该促进会与神马橡胶轮胎公司、市粮食局在废旧轮胎再生、粮食能源化出口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相关工作正在实施过程中。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及全市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环保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总体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但是,我市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相当严峻,结构性污染仍较严重,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全市水环境质量尚未全面得到改善,今后的环保任务还相当艰巨。望全市人民和各有关部门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我们的鹰城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