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信息资源 市局动态

谋新局守护碧水蓝天净土 绘新卷擦亮生态发展底色

发布日期:2022-01-0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2021年12月30日,新华社视频号、平顶山微报视频号、今日头条视频号等多家媒体对白龟湖的水鸟进行直播。蓝天白云,碧波荡漾,风光旖旎,白色精灵翩翩起舞,黑色水鸟追逐嬉戏,碧水与长天一色,引得天南海北的网友纷纷点赞。 

2022年1月1日,伴着新年第一缕阳光,晨曦启幕,白龟湖面,水鸟依然接踵而至,轻划水面,徜徉于此的市民不禁感叹“美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鹰城人送上了一份美好的新年礼物。

 飞鸟不语,诉说了平顶山好的生态环境。管中窥豹,可见一斑。2021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推动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取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新突破,实现了从“一煤独大、黑色经济、污染之城”到“多元支撑、绿色发展、生态新城”的华丽转身。在经济持续增长、稳中加固、整体向好的同时,鹰城人不断享受到天蓝、地绿、水清带来的生态红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1年12月31日,市生态环境局交出一份喜人的成绩单:全市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空气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2021年,空气质量全面提升,全市PM10浓度80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46微克/立方米,均较省定目标低4微克。优良天数279天,较省定目标高29天,居全省第3位。二氧化氮、臭氧等6项控制性指标全面下降,优良天数大幅增加,是全省实现“6降1增”的5个地级市之一。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年保持100%;7个国控断面水质年均值好水(Ⅲ类或优于Ⅲ类)占比达到100%;2个省控断面水质年均值达标率100%。落实“一河一策”,制定综合治理方案进行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逐步完善,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继续保持100%。

1.jpg

 同向发力打好生态保护“组合拳”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诸多重要论述,一直贯穿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

 污染防治攻坚领导体制更趋高效。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建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主任的高规格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高位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定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市委书记张雷明、市长赵文峰率先垂范,亲临攻坚一线督导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市四大班子其他领导靠前指挥、一线作战,明察暗访、推动落实;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响应,市、县、乡、村四级协调联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聚力攻坚大格局日趋完善。 

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机制更趋健全。出台《平顶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规范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议事程序,提高议事效率,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持续开展24小时调研帮扶指导,修订完善《平顶山市市内五区乡(镇、街道)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月奖惩暂行办法》,不断压紧压实县、乡责任;修订《平顶山市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办法》,增加8个市级出境水考核断面,实现主要河流考核断面全覆盖;出台《市内五区乡(镇、街道)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微站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补齐监管短板,完善工作机制。一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修订完善10项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内部管理,严格制度执行,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工作执行力。

 智慧环保监测体系更趋完善。加快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积极推行非现场执法方式,实施正面清单制度,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精细化水平,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完善“智慧环保”监测体系,全市建成国、省、市级各类站点721个,市、县、乡三级监测网络全面构建;机动车固定遥感监测、柴油货车OBD在线监控、大宗货物企业门禁等智能监管系统与“智慧环保”平台有效衔接,预警、指挥、调度作用充分发挥,研判科学、措施精准、应对快速、处置高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基本建成。 

2.png

盯牢关键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硬碰硬,就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实打实。过去一年,蓝天、碧水、净土,是全面小康的硬指标,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是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铁榔头。我市生态环境工作锁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坚持每微克必争、每天必争、每个环节必争,坚持定力敢啃硬骨头,咬定青山不放松,推动我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阶段攻破”的原则,将全年分冬春季扬尘防治、夏季臭氧协同治理、秋冬季应急管控三个时段,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1-4月实施春季污染精准管控,打好开局战。帮助288家涉气企业纾困解难,提升企业治理水平,为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坚实基础。5-9月实施PM2.5与臭氧协同防治,打好阻击战。连续5个月PM2.5二级达标,出色完成了省定臭氧超标控制任务。10-12月开展秋冬季应急污染管控,打好收官战。制定“三张清单”(“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清单、重点工程保障清单和工业企业白名单),开展“两个重点区域治理”:石龙区及周边重点区域治理和涉煤矿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明确整治范围、整治标准、整治时限、责任单位及考核措施,建立调度制度,确保实效。

 稳步推进碧水保卫战。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持续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按照“查、测、溯、治”要求,对北汝河、沙河、白龟湖及上游入库河流等21条水体开展“徒步式”排查,对排查问题,逐一明确责任主体,督促整改落实,不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建立断面管控预警机制,各县(市、区)成立出境断面水质管控小组,发现问题快速反应。施行“一河一策”标本兼治,叶县灰河在雨污分流、污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持续净化水质,建设湿地公园,使河流断面稳定达标。加快推进重点工程进度,4个省定年度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保持“长制久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水生态环境需要。

 努力打赢净土保卫战。积极探索建立土壤重点监管单位规范化管理机制。通过定方案、抓培训、重督导、周调度、月通报,全市40家重点监管单位均按方案完成了土壤自行监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等试点工作,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管理更加规范,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显著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全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规范化管理积累经验、作出示范。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4.19%,废弃农膜回收率92.2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6.69%,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全部完成省定目标任务,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一年来,我市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问题导向、环保为民,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增效,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盯紧盯准环保问题,兜牢兜实环保底线,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5.png

绿色生态引领发展高质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这样的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着我市过去一年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让企业加快形成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体系,让成本、能耗降下来,把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上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

 坚持绩效引领,服务发展。根据分析研判,分行业分类别建立绩效提升企业清单,指导、帮扶企业绿色转型。推进煤化工、钢铁、水泥、煤电等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发展,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出台绩效升级计划,建立培育清单,开展绩效培训,严格标准程序,分4批次对85家申报企业进行指导,通过57家,其中A级8家、B级44 家、绩效引领5家,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坚持协同增效,深度治理。找准重点重拳出击,打出了“施工工地提质、柴油货车严管、企业提标改造、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等系列组合拳,对重点攻坚任务实施清零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完成了66家152座工业炉窑治理任务,17家VOCs原料企业完成源头替代,4家VOCs排放企业完成高效治理提升,动静密封点大于等于1000的16家企业完成新一轮泄露检测与修复。

 坚持严格执法,科学管控。坚持环境违法零漏洞、零缺位、零容忍,综合使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专项执法、差异化执法,查办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98起,持续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依据预警信息及时作出响应,确保减排措施执行到位。2021年11月26日橙色预警应急管控期间,较管控前(10月13日)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1.4吨,位居全省第二名。 坚持直面问题,扎实整改。习近平总书记说,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要正视问题、着力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掩盖问题。我市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印在脑海里、抓在手上、践行在行动中。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共收到中央、省环保督察群众举报问题944件,反馈问题165项。市生态环境局对重大问题、重点案件逐一核查、一追到底,及时下发督办通知、提醒函督促整改进度。截至目前,群众举报问题已完成942件,完成率99.8%,整改进度位于全省前列。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降低了源头污染物的排放,厚植了绿色发展新优势,加快了四大结构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步伐,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4.png

奋勇争先扛牢政治责任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党员干部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不忘初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市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鹰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党建引领,担当作为。在牵头做好各项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的同时,市生态环境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局党组通过走访调研、专项督查、参加学习讨论、列席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强化督促指导,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越来越浓。

 聚焦重点,优化环境。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化“企业服务日”成效,完善企业帮扶指导机制;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从简政放权、规范执法、主动服务、分级管理、绿色发展、环境提升、严格奖惩等方面细化工作措施,把环评管理方面的惠企政策用足用好,构建高效便捷的企业发展环境。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34个;789家应提交《2020年度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的排污企业已全部完成。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利用多种宣传形式,紧扣宣传主题,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2021年,“河南环境”微信公众号推送我市地方头条95篇。市生态环境局新媒体宣传平台、河南日报、河南经济日报、平顶山日报、平顶山广播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我市环境治理成效及治理经验信息5000多条次,累计阅读量近百万人次,全面展示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强了全民环保意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