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信息资源 县区动态

“两山”新画卷 幸福平顶山·我家门前那条河 | 一条玉带穿城过 半城山水半城绿

发布日期:2025-10-2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10月19日,晨雾如纱,轻笼着湛河源莲花湿地。水汽氤氲间,残荷亭亭、蒲草曳曳,三五游客沿景观长廊徐行,偶有水鸟掠过水面,荡起圈圈涟漪,尽显秋日静谧之美。

“这片约400亩(1亩≈666.67平方米)的湿地以荷为主题,我们增设了雾森系统和拉拉渡、竹筏等,让游客的体验感更强、获得感更足。”湿地负责人尚长海介绍。今年“双节”期间,尽管阴雨连绵,游客却不减反增。“每天36场蟠桃盛宴等沉浸式演出,加上夜间灯光秀与烟花秀,吸引了许多郑州、许昌、漯河等地的游客。”

莲花湿地位于宝丰县文峰街道与周庄镇交界处,是我市母亲河湛河的源头。清流自湿地蜿蜒而出,为整条湛河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湿地的建成,源于2013年我市启动的湛河综合治理。”尚长海说。

湛河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是沙河主要支流之一,自西向东贯穿市区,干流全长40.2公里,主要支流18条,流域面积219平方公里,曾因污染问题困扰市民生活。2013年6月5日,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向湛河污染宣战”,提出了“河畅、水清、岸美、生态”的治理目标,明确了“核心是治污,重点是引水,关键是生态”的工作要求,实施了截污治污、河道治理、引水蓄水、景观绿化四大工程。2019年主河道综合治理和支沟截污工程完成,河道水质得到根本改善。同时,沿河打造了生态景观长廊,新建3个公园、52个节点,“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得以呈现。

“在此之前,湛河已治理了四次,第五次是力度最大的,是从源头到沙河入河口处实施的全流域治理、全线治污、全面景观绿化的全方位综合治理。”市水利局二级调研员、时任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技术部副部长兼工程部副部长张贵生说。

“第五次湛河治理的重中之重是治污,目前沿河污水实现了全收集、全输送、全处理,湛河水质由原来的劣五类变为常年保持地表水三类、四类。河道治理达到了国家要求的防洪标准,同时拓展了湛河的水面和水量。”张贵生说,此次治理为湛河新增水面160万余平方米,新增城市公共绿地426万平方米,加上湛河两岸50米宽的绿化带,新增绿化总面积580多万平方米,“半城山水半城绿”的愿景照进现实。

沿着湛河漫步,不时看到悠闲垂钓的市民。“钓多少鱼无所谓,主要是环境好,不上班时来这里放松一下心情。”正在垂钓的王先生说。

当天,在位于新兴路两侧的湛河生态文化园,几名工人正在清理河道中的菖蒲。“菖蒲冬季枯萎,既影响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大约一个月能够全部完成。”市兴城湛河市政设施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城公司)控制中心主任马贺魁说。

湛河生态文化公园也是第五次湛河治理新建公园之一,全长2.2公里,总面积31.3万平方米,水域面积11.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5.3万平方米,以观音文化为主题,建有十二生肖地雕、音符雕塑、文化石雕等景观小品26处,充分体现了水与岸的和谐共生,成为市民周末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兴城公司主要负责湛河的运营与维护,分为卫生保洁、绿地养护、设施维护、安全管理等五大方面的内容。自运营维护管理以来,他们每天投入管护人员270人左右,保证了湛河一年四季清水长流。2023年,湛河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淮河流域幸福河湖。

登高远眺,湛河如一条碧绿丝带穿城而过,两岸绿树连绵,步移景异。湛河已化身市民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绿色廊道,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更丰富了百姓生活,成为平顶山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来源 | 平顶山新闻网(记者 朱江淼 徐婉君)



附件: